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林业   142篇
农学   96篇
基础科学   64篇
  246篇
综合类   543篇
农作物   48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202篇
园艺   74篇
植物保护   8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3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PPR) is an acute, febrile, highly contagious and economically important viral disease of small ruminants. A polyclonal antibody based indirect ELISA was developed for detection of antibodies to PPR virus in the serum samples of goats and sheep using purified PPR viral antigen propogated in Vero cell culture. A threshold (cut-off) value was set as twice the mean of the negative population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known negative serum samples in respect of PPR virus antibodies in the test. A total of 1544 serum samples from goats and sheep were screened by indirect ELISA and competitive ELISA. The indirect ELISA compared very well with competitive ELISA, with a high degree of specificity (95.09%) and sensitivity (90.81%). When compared with virus neutralization test, the present assay had 100% specificity and 80% sensitivity. With serum samples, the assay could clearly differentiate animals from the infected population from uninfected on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indirect ELISA may be a good alternative tool to competitive ELISA for seroepidemiological surveys.  相似文献   
72.
分子标记及其在云南稻种核心种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总结了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各类分子标记及其在核心种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3.
对燕麦麸进行细胞级超微细粉碎。对照常规粉碎细粉,用显微观察法对其组织特征以及有效成分溶出特性进行观察。燕麦麸经超微粉碎后,显微镜下观察基本无完整细胞存在;其有效成分溶出特性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74.
几个水稻品种的种子蛋白超薄等电聚焦谱带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薄等电聚焦技术对6个水稻品种种子贮藏蛋白进行了分析,发现供试水稻品种间的谱带有差异,据此差异,能有效区别6个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75.
不同CO2浓度对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腐殖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窦森  于水强  张晋京 《土壤学报》2007,44(3):458-466
以往人们较多的研究了土壤有机碳与温室气体的源、汇关系问题,却很少研究温室气体对土壤有机碳本身分解转化和各组分性质的影响。为了探讨CO2浓度升高对腐殖物质形成转化的作用,本文通过室内人为高浓度CO2的培养试验,用腐殖质组成修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分解期间(1~180d)土壤总有机碳(TOC)、水溶性物质(WSS)、碱提取腐殖物质(HE)、胡敏酸(HA)和胡敏素(HM)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不同CO2浓度对有机碳各组分形成与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分解期间,“新形成”的净TOC逐渐降低,净HE表现为先增加而后下降的趋势,HM的绝对数量逐渐下降。可提取腐殖物质中HA的比例(PQ)先增加后下降,最终趋于平稳,说明最初富里酸(FA)的形成速度大于HA,随培养时间的延长,FA和HA经历了一段相互转化的过程,最终达到动态平衡。30%CO2浓度(V/V)处理的TOC、WSS、HE和HM数量明显高于3%CO2浓度处理和正常CO2浓度(0.0375%)处理,其中WSS和HM反应更为敏感。但3%CO2浓度处理与正常CO2浓度处理的差异不明显。可提取腐殖物质的PQ的顺序是30%CO2浓度处理〉3%CO2浓度处理〉正常CO2浓度处理,说明CO2浓度增加更有利于FA而不利于HA的形成和稳定。  相似文献   
76.
姜岩  窦森 《土壤学报》1987,24(2):98-104
通过在粉壤质黑钙土和粘壤质轻度盐化草甸土上进行田间、盆栽及培养试验,研究了施用各种有机物料后两年来重组有机质的变化状况.施用有机物料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重组有机质的含量,可以提高有机无机复合量,降低原土复合度.各种有机物料的效果并不一样,追加复合量和追加复合度均随玉米秸秆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复合系数却因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施用有机物料后重组有机质中各种结合形态的腐殖质在绝对含量上都明显提高,但以松结合态的增加较多,松/稳、松/紧比值提高.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施用的第一年.  相似文献   
77.
据2005年10月的野外调查及对TM卫星影像解译分析结果,研究了粤北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地区、不同利用类型土地的137Cs区域分布以及土壤侵蚀速率特征。结果表明:粤北石漠化地区土壤137Cs活度的平均值为(6.54±0.57) Bq·kg-1,土壤中137Cs水平随石漠化程度增加有先降低然后升高的趋势,表明在重度石漠化阶段,过高的基岩裸露率导致其周围土壤对137Cs的集中吸附,137Cs在某些沉积小环境内逐渐富集。研究区137Cs背景值为(1 433.60±131.40) Bq·m-2,低于北半球的平均值,137Cs剖面分布基本符合指数分布,最高值出现在2~4 cm深度范围内。在轻度、中度石漠化地区,非耕作土壤侵蚀速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 369.0、1 833.5 t·km-2·a-1;耕作土壤侵蚀速率远高于非耕作土壤,坡度对土壤侵蚀影响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8.
采用Catchpole等提出的直接估计法分析实验室中3组不同直径(0.5,1.0,1.5cm)的兴安落叶松枯枝的失水过程,通过交叉验证研究所得模型的稳定性,并对模型的外推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枯枝的时滞和平衡含水率参数变化很小,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一直径的不同枝条在时滞、平衡含水率参数等方面存在差异。模型外推没有改变残差的正态分布,但外推后的残差增大。非外推残差集中出现在数值较小的区间上,而外推残差在这些区间上出现的概率下降,在非外推残差没有出现的数值较大的区间上出现的概率增加。研究给出枯枝在不同含水率预测值时不同残差出现的条件概率和均值。随含水率预测值的增加,残差有增加的趋势,不仅是平均值,大的残差出现的概率也在增加。据此可对外推模型所预测的含水率进行评判,确定其误差均值和不同残差出现的可能性,以减少据此进行的火险预报和火行为预报中的不确定性。用至少4个枯枝的混合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外推误差,减少这种不确定性。由于所有材料和实验条件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材料和环境的差异,上述结果也可被看作用模型外推预测野外可燃物含水率时可能出现的误差的下限。  相似文献   
79.
以樟子松针叶床层为例,初步研究可燃物结构床层结构特征对其失水过程中时滞和平衡含水率参数(基于Nelson模型)的影响。通过对15个不同厚度、载量、密度的樟子松可燃物床层的失水过程的分析,估计这些床层的时滞和平衡含水率参数,利用这些参数进行可燃物含水率模拟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不超过0.01,所估计的可燃物含水率参数有效。对可燃物床层结构特征对这些参数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可燃物床层厚度和载量对时滞和平衡含水率的2个参数a、b具有有显著影响,与时滞和平衡含水率参数b正相关,与平衡含水率参数a负相关,据此建立可燃物含水率参数的预测模型。该模型高估了时滞和平衡含水率参数b,低估了平衡含水率参数a。所得结果还有一些不确定性,特别是可燃物结构特征对平衡含水率参数的影响,需要在更宽的温湿度范围内、针对其他平衡含水率模型和在失水吸水2个过程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0.
中国野漆树与日本野漆树油脂成分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漆树科(Anacandiaceae)资源丰富,约60属600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漆树群体5亿多株,能结籽的有1亿多株.目前,漆树研究大多是以生产生漆的漆树类为对象,对野漆树(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研究较少,而漆蜡(油)用途广泛,在化妆品、防水剂、涂料、粘接剂、润滑剂、电子摄影调色剂、水果保鲜剂及蜡纺印花等轻化电子产业中有巨大的潜力(王成章,2001;唐丽等,2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